余华

写人物内心,一下笔就“他想”,你就输了

文 | 叶伟民写人难,写人物的内心更难。很多作者的习惯思维是“正面迎敌”——越是难,我越要钻进人物心里直接刻画。于是,可能就有了以下句子:他内心无比痛苦。她感到一阵狂喜。他陷入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如果你也是这样描写人物内心的,恭喜你,成功喜提了一个新手大坑。但好

余华 福克纳 心理描写 火绒 叶伟民 2025-10-31 16:30  4

我的孤独,书里早有回响

我的孤独书里早有回响书籍可以让人在某种经历里觉得自己并不孤单Loneliness在大学的校园里孤独似乎是成长的常态或许是自习室里独自啃读的深夜或许是社团活动后回到空荡寝室的瞬间你总会在某刻被迷茫裹挟如何与孤独共处也成了一个不可避免的课题当孤独席卷而来的时候你不

余华 loneliness 兰亭集序 塔拉 亲爱的三毛 2025-10-31 11:59  2

让你醍醐灌顶的26句金句

没必要让所有人知道真实的你,或者是你没有必要不停地向人说其实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因为这是无效的,人们还是只会愿意看到他们希望看到的。我甚至觉得你把真实的自己隐藏在这些误解背后还挺好的。

余华 金句 沙与沫 陶杰 林复 2025-10-29 22:17  2

好读书,读好书,脚步到达不了的地方文字却可以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呐喊,道出了无数人对远方的向往。可现实中,时间、金钱、境遇的枷锁,总让许多风景只能停留在想象里。但总有一种方式,能打破时空的桎梏,让我们足不出户便能遍历山河、洞悉人心——那便是阅读。脚步到达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眼睛看不到的风景,书

读书 脚步 余华 读好书 庄子 2025-10-30 12:55  3

职称、毕业要发论文?我靠 6 个 “邪修技巧” 发 10 多篇,小白也能学

评职称要发论文。其实,不仅仅是评职称,在体制内工作的很多人都有这个需要;即便不评职称,体制内工作的人能发篇论文,也是给自己增光添彩的事情。而且还有很多高校学生:研究生毕业,发表论文通常是硬性要求;本科毕业的学生,无论是考研还是找工作,要是能有论文成果在手,绝对

论文 毕业 评职称 余华 版面费 2025-10-30 00:42  2

最通透的活法:不纠结过往,不焦虑未来,不盲从他人

人这一生,就像独自走在一片无边无际的旷野里,四顾茫茫,有时会被回忆绊住脚步,有时被对未来的担忧遮住视线,更多时候,是看着别人的背影,怀疑自己走得太慢、太偏。其实,真正的活法,从来不是追赶谁的步伐,而是听清自己内心的节奏,稳稳地走好每一步。有三件事,若能真正做好

旷野 活法 余华 路也 一页书 2025-10-30 04:06  1

韩国主流媒体对莫言的评价:多重维度下的复杂图景与文化意涵

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当代作家的海外接受度始终与文化交流、历史认知及国际政治语境深度绑定。作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自2012年获奖以来,始终是韩国主流媒体关注的核心中国作家之一。韩国媒体对莫言的评价并非单一的“肯定”或“争议”,而是呈现出“文学

媒体 韩国 莫言 余华 文化意涵 2025-10-29 09:39  2

兵荒马乱的日子,你缺的不是力气,是这个心灵充电桩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早晨?闹钟一响,眼皮还黏在一起,身体却像被程序设定好一样弹起来,刷牙洗脸换衣服,动作麻利得像个机器人。出门挤地铁,车厢里人贴着人,空气闷得像罐头里的沙丁鱼,连呼吸都变得奢侈。公交车上摇来晃去,一个急刹车,你就踉跄着撞进陌生人怀里,尴尬又疲惫。到

充电桩 余华 徐行 沙丁鱼 家常饭 2025-10-25 12:18  2

余华没想到,70岁莫言闷声干大事,这次,他让整个文坛震撼了

颁奖当天很简单,没大张旗鼓的铺排,也没有什么预先官宣。他上台拿奖,托尔斯泰庄园博物馆的馆长当着大家的面说了一句很直白的话:“真正的文学只忠于人性。”这话被现场录了下来,很快就在网上被人一遍遍传开,大家在短时间里都看了这个片段,评论也跟着热闹起来。

震撼 莫言 余华 文坛 莫言闷声 2025-10-23 03:43  2

六十岁后,别亏待自己

人到六十,恰似马拉松赛程临近终点,几十年风雨兼程,该积攒的已然积攒,该偿还的债务也已还清。看着孩子成家立业,曾经的幼苗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然而,身边不少人却依旧难以“闲”下来,即便手中有了存款,仍忧心不够用;明明可以安享晚年,却还四处打工,既怕自己跟不上时代,

马拉松 莫言 梁实秋 外债 余华 2025-10-16 02:37  2

活着:在命运废墟上开出的生命之花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余华在《活着》中这句平静却充满力量的断言,如同惊雷般划破命运的阴霾,照亮了福贵那布满苦难的人生轨迹。从江南水乡的富家子弟,到田间地头的贫苦农民;从妻儿环绕的温馨家庭,到孑然一身与老牛相伴,这部以极简

生命 余华 活着 凤霞 福贵 2025-10-16 11:05  4

在命运的无常面前,活着本身就是最庄严的答案

朋友对我说,余华的《活着》他也看了三遍。每次都会涕泪涟涟。偶然遇见我的文字,很想听我说说我读完以后的感想。上次偷懒,因为关于这部小说,我觉得自己说的已经够多的了。尽管也只是说给自己听。不过我也相信,只要想说还有得说,这部小说永远都有得说,也永远说不完。好小说本

春生 余华 凤霞 福贵 陈家珍 2025-10-16 08:36  2